南投縣竹山鎮古蹟:林圮公墓(林屺、林驥、林屺公墓)鄭成功部將開墾斗六門林圮埔、雲林縣林內鄉紫斑蝶季古蹟舊庄役場(原台灣三菱製紙所辦公廳舍)溜小孩勝地:宮崎駿動畫奇幻場景的遺址生態公園
雲林縣林內鄉古蹟:舊庄役場(原台灣三菱製紙所辦公廳舍)的紙漿槽上有可愛風車!
說起南投開發史,可以追溯到明朝末年鄭成功時代,今天要帶大家看看竹山的古蹟,以及周邊雲林縣林內鄉的古蹟。竹山因位於觸口台地東方,為濁水溪下游進入中游之門戶,為漢人沿濁水溪進入今南投縣之第一站,古云「前山第一城」。竹山拓墾最早文獻始於康熙24年(1685年),蔣毓英《臺灣府志》云:「北路之斗六門、二重埔而進,至『林驥』,環溪層拱,有田可耕,為野番南北之咽喉。」
林圮公墓
先帶大家看看竹山的古蹟,首先是古老的林圮公墓,位置在竹山鎮育英路33號,在竹山鎮雲林里(竹圍仔)的果菜市場附近,育英路與林圯街交會處,以下是維基百科介紹:
https://zh.wikipedia.org/wiki/%E6%9E%97%E5%9C%AE
以下是文化部網站介紹:
https://nchdb.boch.gov.tw/assets/overview/commemorativeBuilding/20181003000001
林圮(?-1668年),又名林杞、林屺、林圯、林驥,福建同安人,鄭成功的部將,因有戰功而官至參軍。
永曆十五年(1661年),林圮隨鄭成功入臺,戰功升到「參軍」,鄭經時屯墾斗六門一帶,築柵建屋居住防原住民襲擊。
西元1664年(永曆18年) 林圮率部開墾斗六門,拓地至水沙連。
西元1665年(永曆19年),率部經觸口進入水沙連,驅逐原住民於東埔蚋附近,林圮據守竹圍仔庄。
永曆22年(1668年)十月原住民乘夜侵襲,林圮與部眾一百餘人被殺,殘餘部眾力戰將原住民逐到山後。其後居民將一百多名殉難者合葬於竹圍仔莊今現址。為感念林圮開墾功勞,當地居民稱此地為林圮埔(康熙23年前即有文記載,故取名「林圮埔」應在明鄭時期,林圮死後不久即稱之),即今南投縣竹山鎮。
原本林圮公墓並無墓碑,以一棵橄欖樹當標示,荒廢不堪。直至西元1940(昭和15年),日本人為紀念其國皇紀2600年,將墓園以水泥改建,坐東南朝西北,墓碑以花崗石為之,墓碑刻「明代開闢水沙連功授右弼參軍林圮公墓」的字樣。
竹山鎮歷史:
從竹山過去一下子就到雲林縣林內鄉,清朝時期竹山鎮舊稱「林圯埔」,鄭成功時期(1665年)鄭經頒布「屯田之制,以拓番地」,延申原本的軍屯至原住民領域,派遣鄭成功部將、參軍林圯率屯丁200人由斗六門(今斗六市)進入竹山開墾,越過阿拔泉溪(今清水溪),攻打牛相觸口(今中和里)。林圯建立竹圍仔庄(今竹圍里)為根據地,將原住民的鄒族魯富都(鄒語:Luhtu)大社驅逐至東埔蚋(今延平里),雙方常有激烈衝突。1668年10月鄒族人夜襲竹圍仔庄,林圯與百餘屯丁悉數被殺。後斗六援軍再度掃蕩鄒族人,將屯墾佔領區命名為「林圯埔」。
竹山鎮清朝屬於雲林縣,其開發自林圯時代從「下崁」、「竹圍仔」開始,在西元1669年後向「江西林」、「社寮」方面開拓,此階段以濁水溪流域為主要開發點,清朝前期新拓墾的有「大坑」、「田子」、「香員腳」、「豬頭棕」、「福興」、「鯉魚尾」等地,漢人開墾方向由濁水溪沿岸轉往山麓地區,林圯埔街形成繁華街市,是農產品及貨物交易中心。清朝中葉後更往山區前進,開山撫番地需要從林圯埔至璞石閣的道路開通,竹山成為前進後山地區的重要據點。另杜、賴二姓勢力也進佔濁水溪南岸之社寮(今山崇里、社寮里)、後埔仔(今中央里、富州里),竹山成為漢人在南投最早開發的地區。而鄒族魯富都亞群則失去清水溪流域與濁水溪流域的丘陵地,往大水窟遷徙(今南投鹿谷鄉、水里交界)。乾隆年間竹山成為通往中央山脈的重要據點。1885年(光緒11年)台灣建省、1886年(光緒12年)劉銘傳任臺灣省巡撫,將雲林縣治選在林圯埔一帶,由准知縣,當時斗六門縣丞陳世烈負責築城相關事宜。選竹山建城是因竹山為八通關古道的起點,縣城位為今竹山鎮雲林里,因此竹山又稱「前山第一城」。
陳世烈在光緒12年(1886年)十月於雲林坪設「雲林城工總局」與「雲林撫墾局」處理築城與撫墾事宜,由於經費不足國庫無法負擔,只好向地方士紳募捐,最後建成周長1300餘丈、寬約6尺並圍有刺竹三重的竹土合一之城垣。縣城建好時還未正式設縣,僅先命名為「前山第一城」。築城期間因逢下雨,省去種刺竹的灌溉工作,陳世烈認為這是官民築城感動上蒼所致,在城外建有旌義亭並寫〈竹城旌義亭碑記〉。光緒13年(1887年)八月十七日劉銘傳因縣治位於雲林坪之上,將此新縣命名為雲林縣,陳世烈就任首任知縣已是隔年四月十日。
請參見前文:
https://youngmindtw.blogspot.com/2021/10/18741887.html
南投古蹟<化及蠻貊碣>:位於南投縣集集鎮廣明里的石碣,為清朝紀念開山撫番政績在光緒13年(1887年)刻寫,陳世烈於1888年擔任雲林縣知縣一職、1889年卸任是首任雲林縣知縣,今與八通關古道列為國定古蹟。
南投集集鎮古蹟<開闢鴻荒石碣>:國家一級古蹟,同治13年(1874年)總兵吳光亮籌劃中路開山相關事宜,7月招募一千名義勇軍、8月17日吳光亮抵達台灣紮營台南,10月14日率軍二營向北行駐紮在集集埔辦理開山撫番事宜,石碑大約刻於當時。
新築縣城位於清水溪與濁水溪流域,大雨時易被河水氾濫影響。繼任巡撫的邵友濂(1891年至1894年任台灣巡撫)認為縣城位置太靠近內山,光緒19年(1893年)將雲林縣治移到斗六並建新縣城。縣治移走後竹山便開始沒落,舊縣城所在地成為耕地。
雲林縣林內鄉一日遊
竹山過去林內只要30分鐘車程,林內火車站非常古色古香,1986年台灣電影《芳草碧連天》曾在林內火車站取景,當時這部片男女主角:齊秦、王祖賢紅遍台灣,在本站拍攝送別場景為影片片尾。當時這首男主主角合唱的<花祭>是王祖賢少數的歌唱作品,可以點進去聽聽王祖賢歌聲,也是我國中初戀的美好回憶!
林內鄉也是紫斑蝶的故鄉,每年春天紫斑蝶會從臺灣南部往北飛,約清明時節聚集在林內,林內人又稱為「清明蝶」。臺灣紫斑蝶冬天棲息在高雄茂林,夏天往北遷移中途以林內觸口為中繼站,再一同飛越濁水溪,最遠曾在臺北市北投區發現紫斑蝶的蹤跡,紫斑蝶飛越形成壯觀的美麗蝶河。
畫面已經很模糊,但整部電影幾乎都在林內鄉拍攝完成,電影介紹如下:
https://www.easyatm.com.tw/wiki/%E8%8A%B3%E8%8D%89%E7%A2%A7%E9%80%A3%E5%A4%A9
雲林縣莿桐鄉饒平國小日式宿舍:
留言
張貼留言